(资料图)
1、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。
2、立冬是24个节气中的第19个,也是冬季六个节气中的第一个。当太阳运行到黄经225度时,就是立冬节气。立冬意味着愤怒开始关闭,万物进入休养生息状态。它的气候也从干燥的秋天变成了多雨寒冷的冬天。中国古人把立冬分为三个时期:水开始结冰,地开始结冰,野鸡进入洪水。
3、入冬前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减少。东北大地冰封,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;江淮地区的“三秋”即将结束;江南忙着种晚季冬小麦,移栽油菜;在那个时候,华南是冬天开始种植小麦的最佳时间。
4、在古代,立冬是十月的一个大节日,天子要带领他的大臣们迎接冬天的天气。在民间,有祭祖、设宴卜卦、用最好的时令产品祭祖等习俗,希望来年老天给他们一个丰年。中国曾经是一个农耕社会。工作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的机会休息一下,回报家人一年来的辛勤工作。有句谚语说“立冬填冬填口”是最好的比喻。
5、从“立冬”到“立春”,称为“冬三月”,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。为了适应大自然的变化,我们应该在入冬后的日常生活中优先考虑“藏”。冬季养生保健要注意进补平衡。冬天除了吃热食或热食,适当吃一些冷食、凉菜,不仅对身体无害,而且有益。“冬令进补”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,如清补、温补、小补、大补,切不可盲目“进补”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